字词 | 马兜铃(图194)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兜铃(图194)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原植物系多年生攀援草本,均为野生。另外,云南、贵州、四川等局部地区多习用百合科大百合、淡黄花百合、通江百合、大理百合等果实作马兜铃药用,为其地区习惯用药。 【性状鉴别】 蒴果为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5cm,直径2~3.5cm。表面黄绿色至灰棕色,有12条纵棱线,由棱线分出多数横向平行的细脉纹。基部有细长果梗,果皮轻脆,易裂为6瓣,果梗也相互分裂为6条。果皮内表面平滑而带光泽,有较密的横脉纹。果实6室,每室具多数平叠的种子。种子扁平而薄,钝三角形或扇形,长0.6~1cm,宽0.8~1.2cm,边缘具淡棕色的翅。气微特异,味微苦。以完整、色绿、种子充实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二)切制 搓碎。 (三)炮炙 1.蜜制 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马兜铃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100kg马兜铃,用炼蜜25kg。 2.炒制 取净马兜铃,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具焦斑时,取出,放凉。 【性味归经功效】 寒、苦、微辛。归肺、大肠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应用】 肺火咳嗽、痰热咳喘、肺虚热等证。治疗外感风热、肺火咳嗽、吐痰黄稠不利,常与杏仁等配伍。如治疗痰热咳喘、气促鼻煽,可与《麻杏石甘汤》配伍。治疗肺虚热咳喘,可与阿胶、杏仁、牛蒡子、炙甘草等配伍,如补肺阿胶汤。 此外,本品能清热平肝降压能治疗肝阳上亢,痔疮肿痛。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外用适量。一般生用,肺虚久咳蜜炙用。 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吐。 【备注】 《本草经疏》:“马兜铃,入肺除热,而使气下降。咳嗽者,气升之病,气降热除,嗽自平矣。痰结喘促,亦肺热病也,宜并主之。血痔瘘疮,无非血热,况痔病属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清脏热则腑热亦清矣,故亦主之。” 本品含马兜铃碱、木兰花碱、马兜铃酸、次马兜铃酸等。马兜铃碱皮下注射,可引起严重肾炎,大量可引起血尿、尿闭、呼吸困难、脉搏不整、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