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产生于19世纪中叶。19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其中的三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直接理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的革命实践中,总结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概括了自然科学的伟大成果,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遗产,创立了崭新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标志著以往旧哲学的终结,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在本质上不同于过去的一切哲学,具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一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它科学地说明世界,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各被压迫民族、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获得解放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革命路线、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事物一样,也在发展、前进,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恩格斯曾经指出:“随著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4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