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鼎★★★ 02396名

dǐng ❶名古代炊器,多为圆腹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两耳的,用于煮、盛食物。铜鼎|陶鼎|钟鼎 →❷名象征王位或政权(相传夏禹铸九鼎,历商至周,都作为传国的重器)。问鼎|定鼎 ❸ 形 大。鼎力相助 ○❹副〈文〉表示动作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相当于“正” “正在”。鼎盛用法说明笔顺是      (12画)。
字源解说 鼎,甲骨文 像有足 、有提耳 的青铜容器,也是煮具,盛行于商周时期,最早用于皇宫祭祀时熬制美食。造字本义:王室祭祀或熬制美食时使用的三足或四足的青铜器皿。有的甲骨文 将甲骨文的立足 写成 ,在容器中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内容物。金文 省去两个提耳。篆文 将金文的立足 变形成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爲鼎,象析木以炊也。籒文以鼎爲貞字。凡鼎之屬皆从鼎。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鼎: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古昔朝代的夏禹,收集中华九州之长贡献的金属,在荆山山下铸鼎。进入山林、江河、湖泽,其间的螭魅蝄蜽,没有什么能遇见他,他凭借铸鼎和谐地接受苍天的恩赐。《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是鼎卦。像剖开木头用以烧火煮饭。籀文中的“鼎”字借用的是“贞”字。所有与鼎相关的字,都采用“鼎”作边旁。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鼎
【同音字】 dǐ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