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连丸
方名。 ❶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10方。白石脂、龙骨、炮姜、黄连(炒)、枯矾等各半两。为细末,醋糊为丸,麻子大,1岁小儿每服10丸,乳前米饮送下,日3~4次。 治小儿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痛肠鸣,或不痢脓血,里急后重,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渐变成疳。 ❷ 《证治准绳·幼科》集7引茅先生方。木香、黄连(吴茱萸5钱同炒令烟起,去吴茱萸)、肉豆蔻、炮诃子肉各0.5两,阿胶(面炒)、朱砂各1钱。 为细末,软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10~14丸,用饭饮吞下。治泻痢。 ❸ 《证治准绳·幼科》集7引吉氏方。黄连、木香、诃子皮各1两,肉豆蔻2个,黄芩半两。 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成人每服10丸,小儿每服5丸,空腹煎醋浆汤送下,日3次。治赤白痢。 ❹ 《证治准绳·幼科》集5方。又名香橘丸。黄连(吴茱萸5钱同炒,去吴茱萸)1两,木香、陈皮各0.5两,石莲子肉2.5钱。 为细末,醋调神曲糊为丸,麻子大,每服20~30丸,陈仓米汤送下。 治小儿痘疹结痂之时,暑泻不止,水谷不分,利如脓血。 ❺ 《仁斋直接方论》卷14。 即大香连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