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构
【名称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概况】: 异名 野棉皮(云南),娃娃皮(四川)。 基源 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小黄构的根皮与茎皮。 原植物 小黄构Wikstroemia micrantha Hemsl.,又名藤构(四川)。 形态 灌木,高0.5~1m。枝纤细,稀疏,无毛;幼时绿色,后变赤褐色。叶对生,稀互生,纸质至近革质;矩圆形或倒卵状至倒披针状矩圆形.长1.5~4cm,宽0.6~1.7cm;上面绿色,下面带白色,无毛,先端钝或有刺状凸尖,边缘向下面反卷;侧脉6~11对,近叶缘处相互网结;叶柄极短。花黄色,常形成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有时为簇生或单生的短总状花序;花被筒状,有稀疏短柔毛,长5~6mm,裂片4,卵形;雄蕊8;花盘鳞片1,近方形,顶端2裂;子房顶端被黄色短柔毛。果实卵形,成熟后呈紫黑色。(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58页.图3646) 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茎皮或根,晒干。 【药性】: 性味 淡,平。 功效 止咳化痰。 主治 风火牙痛,哮喘病,百日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火牙痛,哮喘,百日咳:香构15~30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