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孟子对渴望仁政的百姓状况的比喻。 意谓肚子饥饿的人不苛择食物,口干舌燥的人不苛择饮料。《孟子·公孙丑上》:“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朱熹注曰:“此言其时之易也。自文、武至此,七百余年,异于商之贤圣继作;民苦虐政之甚,异于纣之犹有善政。易为饮食,言饥渴之甚,不待甘美也。 ”孟子认为,自西周初年至战国中期,统一天下的贤君不出现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久;老百姓被暴虐的政治折磨,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如此厉害过。“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正是实行仁政很容易,可迅速解民于倒悬的好时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