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郎老(悲颜驷)
汉·班固《汉武故事》:“上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上问曰:‘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上问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西汉·颜驷历仕文、景、武三朝,直到见到汉武帝刘彻时已须鬓皓白,仍居郎官。后因用作不获知遇的典故,也可用以比喻年老。 《文选》卷十五张衡《思玄赋》:“尉彧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唐·李贺《河阳歌》:“花烧中潬城(中潬,古地名,地在今河南孟县西南),颜郎身已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