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开茅塞
[结构] 动宾式。 [释义] 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堵塞著,现在忽然被打开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顿:顿时,立刻。茅塞:像被茅草堵塞。 [出处]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八回:“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刘)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端木蕻良《曹雪芹》一七章:“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顿开茅塞,得证夙因。” ❷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 清·曹雪芹《红楼梦》八六回:“听见妹妹讲究的,叫人顿开茅塞,所以越听越爱听。” [附条] ❶ “茅塞顿开”。《西游记》六四回。 ❷ “茅塞方开”。《三国演义》一〇一回。 [同义]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拨云睹日 [反义] 浑浑噩噩 一窍不通 百思不解 [辨误] 塞,不读s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