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韩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韩非 【生卒】:约公元前280—前233 【介绍】: 战国末期的韩国人。 约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他和李斯都做过荀子的学生,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韩非继承荀子的唯物主义,并吸收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合理部分,认为“道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发展的规律,而人的心理则是为“道理”所制约的:“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弃道理而妄举动者”,必遭失败。 (《解老》) 韩非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天然的一种属性,其产生有赖于天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人也者,乘于天明以视,寄于天聪以听,托于天智以思虑。 ”(同上)他反对“无缘而忘意度”的“前识”,主张通过感知去认识事物,强调指出“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当作“色”),耳不聪则不能别清浊之声”(同上)。他还进一步认识到,认识不能局限于感知,必须通过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耳目竭于声色,精神竭于外貌,故中无主。中无主,则祸福虽如丘山,无从识之。 ”(《喻老》) 韩非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看到了认识、情感和意志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说:“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事除其祸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必成功则其行之也不疑,不疑之谓勇。”(《解老》)他认为欲利之心对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 但欲利之心如不克制而任其发展,就会忧患缠身、祸害无穷,正如他所说:“欲利甚于忧。忧则疾生,疾生而智慧衰,智慧衰则失度量,失度量则妄举动,妄举动则祸难生。”(《解老》) 韩非的人性论显然受了荀子性恶论的影响。但二者虽有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之点。 现列表如下: 总之,韩非的人性论既非性恶论,也非性善论,而是无善无恶的自然人性论,或者说,是一种“自为”的人性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