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面根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面根藤 【名称出处】:《分类草药性》 【概况】: 异名 葍子根、兔儿苗、狗儿秧、秧子根(《救荒本草》),奶浆藤(《分类草药性》),面根草、狗儿完(《开宝本草》),南面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常春藤叶天剑、狗儿蔓(《陕西中草药》),燕覆子(《植物名实图考》),铺地参、盘肠参(《滇南本草》)。 基源 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打碗花的全草或根。打碗花属全世界约25种;中国有5种,均可药用。 原植物 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Convolvulus scammonia Lour.),又名小旋花(《植物大辞典》)。 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不被毛,植株通常矮小,高8~30cm,常自基部分枝,具细长白色的根。 茎细、平卧,有细棱。基部叶片长圆形,长2~3cm,宽1~2.5cm,顶端圆,基部截形,上部叶片3裂,中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侧裂片近三角形,全缘或2~3裂,叶片基部心形或戟形;叶柄长1~5cm。 花腋生,1朵,花梗长于叶柄,有细棱;苞片宽卵形,长0.8~1.6cm,顶端钝或锐尖至渐尖;萼片长圆形,长0.6~1cm,顶端钝,具小短尖头,内萼片稍短;花冠淡紫色或淡红色,钟状,长2~4cm,冠檐近截形或微裂;雄蕊近等长,花丝基部扩大,贴生花冠管基部,被小鳞毛;子房无毛,柱头2裂,裂片长圆形,扁平。蒴果卵球形,长约1cm,宿存萼片与之近等长或稍短。 种子黑褐色,长4~5mm,表面有小疣。花果期5~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25页.图5004) 生境与分布 从平原至高海拔地方都有生长,为农田、荒地、路旁常见的杂草。分布于中国各地。 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亚洲的东部、南部以至马来西亚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8~9月采收全草或根茎。 【化学】: 根茎含淀粉17%[1]。叶、花含山柰酚-3-半乳糖甙(Kaempferol-3-galactoside)[2,3]。 参考文献 [1] 中国经济植物志.科学出版社,1961:599 [2] CA 1956;50(22):16992i [3] 化学总览(日) 1963:2791 【药性】: 性味 甘,淡,平。 ❶ 《四川中药志》:“平,淡、微甜。” 功效 补虚益气,活血调经。 主治 脾虚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白带,淋病,小儿疳积,产后感冒,乳汁稀少。 ❶ 《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通月经并五淋,小儿呕吐乳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重庆草药》:“治小儿脾虚气弱:面根藤根、鸡屎藤做糕服。” 单方应用 《湖北中草药志》:“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疳积:面根藤30g,水煎服。” 食疗 《重庆草药》:“治肾虚耳聋:鲜面根藤根、响铃草各120g,炖猪耳朵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