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灰叶下珠
【名称出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概况】: 基源 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青灰叶下珠的根。 原植物 青灰叶下珠Phyllanthus glaucus Wall. 形态 落叶灌木,高2~4m。枝无毛,小枝细柔。 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先端钝,具小尖头,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长2~3cm,宽1.4~2cm,全缘,下面苍白色或青灰色。花单性,雌雄同株,簇生于叶腋,无花瓣;雄花数朵至10余朵簇生,萼片5~6;雌花通常一朵,生于雄花丛中,子房3室,柱头3,细长。 浆果球形,直径6~8mm,紫黑色,具宿存花柱;果柄长4~5mm。花期5~6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88页.图2905)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疏林内或林缘路旁。分布于江苏、浙江。 。【药性】: 功效 祛风除湿,健脾消积。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