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鹧鸪啼
元·脱脱等《金史·崔立传》:“四月壬辰,立以两宫、梁王、荆王及诸宗室皆赴青城,甲午北行,立妻王氏备杖卫送两宫至开阳门。是日,宫东三十七辆,太后先,中宫次之,妃嫔又次之,宗族男女凡五百余口,次取三教,医流、工匠、绣女皆赴北。”晋·崔豹《古今注·鸟兽》:“南山有鸟,名鹧鸪,自呼其名,常向日而飞。” 金末,崔立杀二丞相,至青城向蒙古军投降,回来后烧汴京城橹(城顶部望楼),以表诚意。同时又将金王朝的两宫妃嫔、宗室子弟五百余口,及工匠、医流等人送往青城。 “青城鹧鸪啼”指金王朝灭亡的一段痛史。后因用为咏金朝灭亡之典。 相传鹧鸪啼声似“行不得也哥哥”,鸣声凄苦。 元·卢挚[双调·蟾宫曲]《夷门怀古》:“恰鼓板声中太平,鹧鸪啼惊破青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