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雾水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雾水葛 中药名。 见《生草药性备要》。别名:地消散,脓见消,石茹,田薯,生肉药。为荨麻科植物雾水葛Pouzolzia zeylanica(L.)Benn.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多年生草本。 茎披散或多少匍匐状,有时长达90厘米,秃净或多少被疏毛。花期夏月。 生于旷地、路旁。分布广东等地。全年可采,晒干。 干燥带根全草,根系细小,主茎短,分枝披散,疏被毛,红棕色。叶膜质而脆,易碎,叶柄纤细。气微,味淡。 产广东等地。味甘淡,性寒。解毒消肿,排脓,清湿热。治疮,疽,乳痈,风火牙痛,肠炎,痢疾,尿路感染。《生草药性备要》:“散痈疳(疽)大毒疮,消毒,治乳痈乳岩,用根捶片糖敷之,又能凉血。”“止牙痛,捶汁和水含之。”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内服:煎汤,15~30克(鲜者30~60克)。 临床用于治疗❶ 尿路感染,肠炎,痢疾,疖肿,乳痈:雾水葛鲜品30~60克或干品15~30克。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❷ 治外伤骨折(复位,固定后),痈疮:雾水葛鲜叶捣敷患处,或用干粉调酒包敷患处(《文山中草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