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零余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零余子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署蓣子(《本草拾遗》)。 基源 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叶腋间的珠芽。 原植物 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历史 《本草拾遗》谓:“此署蓣子,在叶上生,大者如卵。”“署蓣子有数种,此零余子则是其一也。”《纲目》谓:“零余子,即山药藤上所结子也,长圆不一,皮黄肉白,煮熟去皮,食之胜于山药,美于芋子,霜后收之,坠落在地者,易于生根。”综上所述与本种相符。 余项参见“山药”条。 。【化学】:山药零余子(珠芽)含(+)脱落素Ⅱ[(+)-Abscisin-Ⅱ],山药素Ⅰ,Ⅱ,Ⅲ,Ⅳ,V(Batatasin Ⅰ,Ⅱ,Ⅲ,Ⅳ,V)等酚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这5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合成分别鉴定为:6-羟基-2,4,7-三甲氧基菲(6-Hydroxy-2,4,7-trimethoxyphenanthrene)、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5-methoxybibenzyl)、2′,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2′,3-Dihydroxy-5-methoxybibenzyl)和2′-羟基-3,4,5-三甲氧基联苄(2′-Hydroxy-3,4,5-trimethoxybibenzyl)。 附 ❶ 从地上块茎曾分得多巴胺和盐酸山药素(即6,7-二羟基-1,1-二甲基四氢异喹啉盐酸盐、Batatasine hydrochloride)。 另参见“山药”条。 参考文献 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390 。【药性】:性味 《本草拾遗》:“甘,温。” 归经 《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 主治 ❶ 《本草拾遗》:“主补虚,强腰脚。晒干功用强于署蓣。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食疗 《江西草药》:“治病后耳聋:薯蓣果30g,猪耳朵1只。炖汤,捏住鼻孔徐徐吞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