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雪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雪茶 【概况】: 异名 太白茶(《陕西中草药》),蛔样地衣(《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针、石白茶(《中国药用地衣》)。 基源 为不完全地衣类地茶属植物地茶的地衣体。 原植物 地茶Thamnolia vermicularis(Sw.)Ach.ex Schaer.(Lichen vermicularis Sw.) 历史 《纲目拾遗》云:“雪茶出丽江府属山中,雪地所产,色白味甘,性大温,怯寒疾如神。”即指该属的地茶及雪地茶地衣。 形态 地衣体较细弱,白色或灰白色,管状,单一或有稀少分枝,先端稍弯曲,呈蛔虫状,高3~7cm,粗1~2mm;经过长久保存的标本易变成肉红色。 被子器和粉子器侧生。(图见《中国地衣植物图鉴》.图版44∶4) 生境与分布 生于高寒山地,草丛中,地上。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新疆、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北半球广分布,南半球也有。 。【生药】: 采集 积雪融化后采收,除去基部苔藓状物及杂草,晒干。 药材产于云南、四川。 鉴别 全体呈细长管状,单枝或有2~3分枝,白色,长3~7cm,直径1~2mm,粗者呈扁带状,基部有断痕,先端渐尖细,外表面细致,略有皱纹凹点。断面中空。 质稍柔软,气无,味苦似茶。以粗壮、色白、味苦者为佳。 。【化学】: 含甘露醇、D-阿糖醇、雪茶酸(Thamnolic acid)、羊角衣酸(Baeomycesic acid)、鳞片酸(Squamatic acid)[1]、雪茶素(Vermicularin)(1)[2]。 参考文献 [1] 丁恒山.中国药用孢子植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370 [2] 云南植物研究 1985;7(1)∶109 【药理】: ❶ 对心血管的作用 雪茶素125mg/kg ig对麻醉猫有一定的降压作用;5%雪茶素1,2ml/kg ig对家兔心脏活动无明显影响,仍呈窦性心律[1]。 ❷ 抗炎作用 雪茶素1g/kg ig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且1g/kg ig连续5d可抑制大鼠甲醛性关节炎[1]。 毒性 雪茶素混悬液ig,对小鼠的LD50为19.99±0.16g/kg[1]。 参考文献 [1] 云南医药 1985;6(5)∶314 [2] 云南医药 1985;6(6)∶330 。【药性】:性味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微苦,凉。” 功效 清热解毒,养心明目,醒脑安神。 主治 虚劳骨蒸,肺炎咳嗽,癫痫狂躁,神经衰弱,高血压。 ❶ 《纲目拾遗》:“治胃气积痛,疗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泡茶饮。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陕西中草药》:“治神经衰弱:太白茶(即雪茶)、鹿衔草各10g,羊角参6g。黄酒为引,水煎服。” ” 。【医药家论述】:赵学敏《纲目拾遗》:“按雪茶出云南永善县,其地山高积雪,入夏不消,雪中生者,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其似茶,故名,其色白。故曰雪茶。 茶片皆作筒子,如蜜筒菊蕊瓣样。 此茶大能暖胃。若患痨损及失血过多之人,腹胃必寒,最忌食茶,惟此茶不忌。烹瀹食之,入腹温暖,味亦苦冽香美,较他茶更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