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雕板印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雕板印刷 古代在木板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 即以绵薄纸写字画图,反贴于木板上,以刀刻出反字(图)形,成为雕板,然后施墨,以纸覆盖于板上,均匀揩拭,图文即正面印于纸上。它渊源于刻印图章与拓墨石碑。 东汉时,蔡侯纸的生产,魏晋南北朝时,易溶不晕的烟枲墨出现,均为雕板印刷必要的物质前提。唐初,民间开始雕板印刷佛像、经咒、历本、字帖、医书等。 1966年韩国发现雕板《陀罗尼经》,即刻印于八世纪上半叶(704-751),为现存最早雕板印刷品。另敦煌石窟发现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一卷,全长488厘米,图文清晰,墨色匀称,技术水平颇高。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国子监始雕印发售“九经”,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完成,标志官方印刷业形成。入宋,京师与地方书院、书坊官私皆雕印书籍,技术完善,数量猛增。如开宝四年(971),成都张徒信雕印《大藏经》,历时二十二年,雕板达十三万块(印数计一千零七十六部)。同时,套色版印刷术亦开始应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