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雍和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规模在北京市内的同类寺院中最大,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它原是清世宗雍正做皇帝前的府邸,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曾称为“贝勒府”。雍正即位后第三年,改为行宫。雍正死后,为在殿内停放他的灵柩,将中路殿堂原有的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从此,雍和宫成了一座宫殿般的寺院。雍正、乾隆都很崇信喇嘛教,1744年,为了加强与西藏地方领袖的联系,清朝政府开始在这里大规模建设,使它成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占地66400平方米,各类建筑1000多间。雍和宫的建筑布局完整、壮丽宏伟,在南北中轴线上,分别排列著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点大殿。寺院内最有名的是一座西藏宗教领袖献给朝廷的巨型佛像,高达26米。这座建筑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特色,是全国罕见的重要名胜古迹之一。 雍和宫内保存著数以千计的佛像及丰富的佛教经典文物。其中还陈设有大量的珍贵文物,“五百罗汉山”、“金丝楠木的木雕佛龛”和18米高的“檀木大佛”被誉为雍和宫的“三绝”。 雍和宫原有4个学殿,即医学殿、数学殿、显宗殿和密宗殿。喇嘛分别在这里学习医学、佛教、历法和佛学经典知识,学期一般为十几年。学习佛学的喇嘛从入学到毕业,要用30年的时间。 现在,雍和宫不仅是佛教圣地,还是汉、藏、蒙、满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 北京雍和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