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隔山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隔山消 【概况】: 异名 隔山撬(《分类草药性》),隔山锹(《天宝本草》),白首乌(《中草药学》)。 基源 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牛皮消的块根。 原植物 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 余项参见“飞来鹤”条。 。【生药】:采集 秋季采挖块根,洗净,晒干。 药材产于四川、江苏、江西。本品在江苏作白首乌使用。 鉴别 块根圆柱形,微弯曲,长10~20cm,直径2~3cm;表面黄褐色或红棕色,栓皮粗糙,有明显纵横皱纹,皮孔横长突起,栓皮破裂处露出黄白色的木质部。质坚硬,断面淡黄棕色,粉质,有辐射状花纹及鲜黄色孔点。气无,味先苦后甜。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根含磷脂类成分,主要是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酯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tamin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1]等,以及告达亭(Caudatin)、开德甙元(Kidjolanin)、萝藦甙元(Metaplexigenin)等的甙类,及白首乌二苯酮(2,6,2′,5′-四羟基-3-乙酰基-6′-甲基二苯酮)(1)[2~5]。 参考文献 [1]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83;2(4)∶1 [2] 药学学报 1988;23(4)∶276 [3] 中国医药学报 1987;2(2)∶23 [4]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6(4)∶147 【药理】: ❶ 抗肝损伤 从白首乌中提取的氨基酸、多糖不但能提高D-氨基半乳糖所致肝损伤大鼠的存活率和降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的作用,而且能显著提高肝细胞酶的生物活性[1]。 ❷ 抑瘤作用 白首乌总甙225mg/kg ip,连续10d,对小鼠皮下移植的Lewis肺癌有抑制作用,能够增强环磷酰胺对Lewis肺癌的抑制效应,并对体外培养的小鼠EAC和S180腹水瘤细胞有一定的直接细胞毒作用。白首乌总甙能使Lewis肺癌实体瘤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并能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S180和EAC腹水瘤细胞的DNA生物合成[2]。 ❸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白首乌ig给于大鼠6g/kg连续10d,在ConA刺激下有显著增强大鼠脾细胞产生IL-2的作用[3]。白首乌制成的水可溶清膏和提取的粗C21甾体酯甙对正常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PFC)、血球凝集素以及牛血清白蛋白(BSA)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实验表明,正常动物灌胃给药后无论是体液免疫功能还是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4]。 白首乌中提取的C21甾体酯甙50mg~200mg/kg ig×10d能明显增强免疫受抑小鼠(环磷酰胺造型)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并能增加免疫受抑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还可见胸腺细胞和脾细胞形态有明显的改善;C21甾体酯甙对免疫受抑小鼠的脾抗体分泌细胞(PFC)和血清中抗绵羊红细胞抗体效价也明显增加[5]。雄性C59BL/6小鼠,sc 3×106个Lewis肺癌活癌细胞,白首乌总甙225mg/kg ip×10d可使荷瘤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百分率和总数增加,使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加强,外周血点状颗粒型ANAE(+)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加,弥散颗粒型淋巴细胞则相反,脾空斑形成细胞(PFC)及抗原结合细胞增加,脾重增加,并对抗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引起的以上各指标的降低[6]。白首乌总磷脂200mg/kg ig,连续10d,可明显提高正常小鼠外周血ANAE(+)淋巴细胞的比值及绝对数,并对因环磷酰胺引起的ANAE(+)和ANAE(-)淋巴细胞比值和绝对数的靠近或倒置现象有预防作用,使ANAE(+)淋巴细胞保持在正常范围[7]。 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 结果O3除对肺、肝组织有明显损伤外,并使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减少而致萎缩。白首乌组动物肺、肝损伤明显减轻,胸腺细胞明显增生,脾脏的T淋巴细胞依赖区及B淋巴细胞依赖区亦明显增大,证明O3吸入在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而损伤肺、肝和重要免疫器官细胞的结构。白首乌能使损伤减轻,可能是通过抑制自由基反应诱生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使细胞膜结构保持完整,接近正常[8]。 参考文献 [1]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0;(4)∶42 [2] 中国医药学报 1988;3(2)∶29 [3]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88;4(5)∶291 [4]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7;7(1)∶37 [5] 中药通报 1986;11(11)∶50 [6]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0;6(2)∶126 [7]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83;2(4)∶193 [8] 中国中药杂志 1990;15(7)∶47 。【药性】:性味 ❶ 《贵阳民间药草》:“甘、苦,平。” 功效 养阴补虚、健脾消食,镇静止痛,催乳。 主治 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痛饱胀,白带、疮癣。 ❶ 《纲目》:“主腹胀积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品15~30g);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孙天仁集效方》:“治气膈噎食,转食:隔山消60g,鸡肫皮30g,牛胆南星、朱砂各30g,急性子6g。为末,炼蜜丸,小豆大。1次3g,淡姜汤送服。” ” 单方应用 ❶ 《江西草药》:“治痢疾:耳叶牛皮消根30g。水煎服。 ” 食疗 ❶ 《陕西中草药》:“催乳:隔山撬30g。炖肉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