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隔山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隔山消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别名:隔山撬、隔山锹。 为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Cynan 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的块根。原植物详“飞来鹤”条。 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干燥块根呈圆柱形,微弯曲,长约10~20厘米,直径约2~3厘米。外表黄褐色或红棕色,栓皮粗糙,有明显纵横皱纹,皮孔横长突起,栓皮破裂处露出黄白色的木质部。质坚硬,断面淡黄棕色,粉质,有辐射状花纹及鲜黄色孔点。 气无,味先苦后甜。产四川、江苏、江西等地。 本品在江苏作白首乌使用。味甘苦、性平,无毒。 养阴补虚,健脾消食。治虚损劳伤,痢疾,疳积,胃痛饱胀、白带,疮癣。《本草纲目》:“主腹胀积滞”。 《分类草药性》:“消食积、下乳,补虚弱。”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或磨汁涂。 研末,加石柑子叶、鸡内金,蒸鸡子服(《四川中药志》)。 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30克,淡姜汤下(《孙天仁集效方》)。 ❸ 治胃气痛,年久未愈:隔山消6克,万年荞3克。打成细粉,每天3次,每次用开水吞3克(贵州《常用民间草药手册》)根含淀粉44%,又含皂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