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出 陶行知于20世纪30年代针对当时施行洋化教育和封建传统教育而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以及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陶行知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对杜威的教育学说进行了根本的改造,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陶行知在发表于1927年11月《乡教丛讯》第3卷第2期的《教学做合一》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需要在做的基础上教,在做的基础上学。在做的基础上教的是先生;在做的基础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一个活动对事来说是做,对己来说是学,对人来说是教。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学做是合一的。其核心是主张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统一,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发表于1930年《乡村教师》第9期的《生活即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三个时期: 后期,陶行知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纳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个方面。提出它是争取大众解放的教育,是争取民族解放的教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