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春
【生卒】:1825—1867 【介绍】: 又名陶正春,贵州威宁骨董山人,苗族。 咸丰、同治年间贵州黔西北苗族起义军主要领导人。小时为土目农奴,稍长被官军派充力夫,奔波于川、黔、滇道上。1860年5月,假托母亲“王仙姑下凡”,在韭菜坪率众1.4万多人起义。 攻占川、滇、黔三省要道七星关。建立纵横90里,环周300里,有3万间房屋,10万人口的猪拱箐根据地。1861年,派1000多名起义军,帮助翼王石达开“假道黔省,以入蜀疆”的曾广依部送粮、引路,参加对毕节城的作战。1863年5月,又迎接太平军李福犹、李文彩部3万多人,到根据地休整。接受太平军的帮助,建立太平天囯统兵元帅府,自任统帅。设官授职,以太平军周国瑞等为军师。 接受太平军训练起义军,建立守哨制度和生产杀伤力极大的“石火轮”,势力发展壮大,转战在黔西北的毕节、大方、威宁、水城,滇东北的镇雄、威信、彝良,川东南的筠连、高县、珙县等广大地区。 1866年5月,清政府派云南布政使岑毓英为统帅,调集云、贵、川三省兵力进剿猪拱箐根据地。1867年7月19日,双方激战,起义军失利被俘,押解黔西,9月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