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生卒】:1625—1682 【介绍】: 中国清初著名词人和骈文家。 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江苏宜兴县)人。祖父陈于廷为东林党重要人物,父亲陈贞慧为复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一生以文章气节相标榜。维崧受家庭熏陶,与名士交往,与彭师度、吴兆骞并称“江左三凤凰”。 年十七补诸生,后屡困场屋,年三十后离家浪游各地。个性倜傥,性喜读书,康熙十七年(1678)赴博学宏词试,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 工诗词、散文、骈文。诗宗六朝三唐,风华典赡。 散文多为骈散结合之作,均无特色。 骈文有名,号称大家,其骈文才气横溢,气脉雄厚,哀艳流畅,俯仰顿挫,受六朝庾信影响较大,为开辟清代骈文中兴局面的重要作家之一。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其词作传世1600余首,词调400余个,创作之富,为历代词人之冠。长调小令,任笔驱使;受苏轼、辛弃疾词风影响,以豪放为宗,亦有婉丽缠绵之作。 其词能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控诉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的罪行,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其词与朱彝尊齐名,为清初词坛的领袖。著有《湖海楼全集》,包括诗集8卷,散体文集6卷,骈体文体10卷,词集30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