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独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陈独秀 【生卒】:1879-1942 【介绍】: 原名乾生,字仲甫。 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中秀才。 曾赴日本留学。 辛亥革命后,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和安徽高等学堂教务主任。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倡导新文化运动。1917年应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1919年参加领导五四运动。 1920年发起组织上海共产党小组和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同时指导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应邀到广州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1921年3月与谭平山等发起成立广州共产党小组,与无政府主义者展开论战,对广东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做出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后被选为中共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大革命后期,放弃革命的领导权,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后,被撤销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后因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多次拒绝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分配的工作,隐居上海,从事文字研究。 1929年因反对共产国际,主张取消主义和组织小集团,被中共中央开除出党。1932年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 主张抗日。1942年5月病故于四川江津。 主要著作编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