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附:川木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附:川木香 主产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地区。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俗称“铁杆木香”)及有纵槽的半圆柱形(俗称“槽子木香”)稍弯曲。长10~30em,直径1.5~3cm,根头多已焦黑(俗称油头或糊头)而发粘。表面黄棕或暗棕色,粗糙,具支根痕,刮去外皮露出丝瓜瓤状纤维网。体轻、质硬、难折断,断面有黄色或黄棕色的放射状花纹,且显多数裂隙,有的中心髓部呈腐朽状。香气特殊,味苦,嚼之粘牙。以根条粗大,香气浓,含油多,少裂沟者为佳。 产于印度、缅甸者,称为广木香。 【炮制方法】(木香又称为“云木香”)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 (二)切制 除去杂质,洗净,稍泡,焖透,切厚片,晾干。或取原药材,用清水洗净泥土,晒干,置打碎机内打成碎块,过10mm筛子再用1mm筛子筛去颗粒中的粉末,大小块掺匀即可。 (三)炮炙 1.煨木香 (1)纸煨:取末干燥的木香片,在铁丝匾中,用一层草纸,一层木香,照此平铺数层,置炉火旁或烘干室内,至木香中含的挥发油渗至纸上,取出。 (2)麸煨:将锅以武火加热,置麸于锅内,待起烟时,投入木香片,轻轻翻动药片,至片面深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每16kg木香片,用麸6kg。 (3)面煨:将木香截成16mm长段。另取面粉,加水适量,做成适宜的团块,将木香段逐个包裹,置炉旁焙或与沙同炒,煨至面皮呈焦黄色,闻到木香气味为度,取出,放凉去面皮。每16kg木香,用面粉10kg。 2.炒制 取木香片,置锅中炒至表面焦黄即可。 3.酒制 取木香片,刷去灰屑,置适宜容器内,每5000g,用酒1250g浸润,经常翻动,使酒均匀渗入药内,润透后,切为薄片,晒干。 【性味归经功效】 温,辛,苦。归脾、胃、大肠、胆经。行气,调中,止痛。 【应用】 1.脾胃气滞、腹胀肠鸣泄泻 木香辛散苦泄温通,善行脾胃滞气,为行气止痛的要药。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可与砂仁、陈皮、檀香配伍。治疗脾虚气滞、脘腹胀满,可与党参、陈皮、白术配伍,如香砂六君子汤。 2.胃肠气滞,脘腹胀痛,泻痢里急后重 本品为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的要药,常与黄连、槟榔、芍药、大黄等配伍。 3.腹痛胁痛,黄疸 本品治疗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而致湿热郁蒸,气机阻滞脘腹胀痛、胁痛、黄疽,可与茵陈、郁金、大黄配伍。 现代用治疗肝炎、劳伤性胸痛,小儿消化不良,亦有一定疗效。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0g。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多用止泻。 阴虚火旺、血燥津亏者,应慎用。 【备注】 《本草纲目》:“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 云木香含挥发油,单紫杉烯,α-紫罗兰酮、木香烯内酯、α-及β-木香烃、木香内脂、二氢脱氢木香内脂、木香酸、木香醇、水芹烯等。此外,还有木香碱。木香对胃肠道有兴奋或抑制的双向作用。有促进消化液分泌,松弛气管平滑肌及抑制伤寒杆菌等多种杆菌及真菌作用,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及利尿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