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病
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其原虫在人体内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肠黏膜,在该处形成溃疡而引起阿米巴痢疾。原虫进入门静脉至肝脏可引起肝炎或肝脓肿,肝脓肿破裂可导致脓胸、膈下脓肿或其他并发症。病人和带虫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大多由吞入污染包囊的食物和水而传染。 潜伏期一周至数月不等,症状轻重不一。 轻者只有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一般发病较缓,以腹痛、腹泻为主。 典型者大便呈果酱样,里急后重不显著。新生儿可表现为脓毒血症,在许多内脏中形成多发小脓肿。 原虫侵入肝、肺、脑、心包、腹膜、胃、胆囊、泌尿道等处时引起相应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