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阿利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阿利藤

【概况】:

异名 瓜子藤、瓜子英、山红木、过山香(《福建民间草药》),瓜子金(《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基源 为夹竹桃科链珠藤属植物链珠藤的全株及根。链珠藤属全世界约112种;中国产18种,其中药用的3种。

原植物 链珠藤Alyxia sinensis Champ.ex Benth.,又名满山香、鸡骨香(广东)。

形态 藤状灌木,具乳汁,高达3m;除花梗、苞片及萼片外,其余无毛。

叶革质,对生或3枚轮生,通常圆形或卵圆形、倒卵形,顶端圆或微凹,长1.5~3.5cm,宽8~20mm,边缘反卷;侧脉不明显,叶柄长约2mm。聚伞花序腋生或近顶生,总花梗长不及1.5cm,被微毛;花小,长5~6mm;小苞片与萼片均有微毛;花萼裂片卵圆形,近钝头,长约1.5mm,内面无腺体;花冠先淡红色后退变白色,花冠筒长约2.3mm,内面无毛,近花冠喉部紧缩,喉部无鳞片,花冠裂片卵圆形,长约1.5cm;雄蕊长约1.5mm,子房具长柔毛。核果卵形,长约1cm,直径约0.5cm,2~3颗组成链珠状。花期4~9月,果期5~11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426页.图4806)

生境与分布 常野生于矮林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药性】:

性味 苦、辛,温。

有小毒。 ❶ 《福建民间草药》:“苦,平。有毒。”
❷ 《闽东本草》:“温,微苦、辛。有小毒。”

归经 《闽东本草》:“入肺、肝、脾三经。”

功效 祛风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 风湿性关节痛,脾虚泄泻,脚气,周身浮肿,妇人经闭,跌打损伤。

❶ 《福建民间草药》:“解热镇痛,消痈解毒。”
❷ 《闽南民间草药》:“理风湿,疗损伤,行血活络。”
❸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头面浮肿。”
❹ 《闽东本草》;“醒脾理气,舒筋通络,祛风活血。治胸膈胀闷,骨节酸痛,腹中冷痛泄泻,周身浮肿及妇人经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鲜品30~60g);或浸酒。

使用注意 《闽东本草》:“阴虚发热,肠胃伏热及妇人怀孕者皆所禁用;忌与牛奶仔、穿山龙同用。”。【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福建民间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痛:阿利藤根30~45g,猪蹄1只,酌加酒、水各半,炖服。”
❷ 《福建中草药》:“治脾虚泄泻:阿利藤干根30g,鼠曲草根15g。水煎服。”
❸ 《福建中草药》:“治湿性脚气:阿利藤干根或茎15~30g,六棱菊30g,酒水炖服。”
❹ 《闽南民间草药》:“治水肿,跌打损伤:阿利藤、鸡血藤各等量。浸酒内服,每早晚饮服1次,每次15ml,或和水酒炖猪赤肉服。”
❺ 《闽东本草》:“治经闭:阿利藤30g,煎汤去渣,调红糖服。”
❻ 《福建民间草药》:“治跌打损伤:阿利藤根30~60g,酌加酒、水各平.炖眼。”
❼ 《闽东本草》:“治腰闪痛:阿利藤12g,红酒120g,炖服。”
❽ 《福建民间草药》:“治风火齿痛:阿利藤鲜根15~24g,酌加开水炖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