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防己(图50)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防己(图50) 本品为防己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粉防己(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或马兜铃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广防己(木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Chow et S.M.HWang的根。汉防己主产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木防己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鉴别】 粉防己根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或弯曲如结节状。长5~10cm,直径1~6cm。去栓皮者表面淡灰黄色,可见残留的灰褐色栓皮,在弯曲处有深陷横沟。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黄色,富粉性,可见稀疏的放射状纹理。纹剖面浅灰白色,维管束浅棕色,呈弯曲筋脉状纹理。气微,味苦。以身干、质坚实、粉性大者为佳。 广防己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略弯曲,弯曲处有深陷横沟。长6~20cm,直径1.5~4cm。栓皮较厚,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沟纹,已去粗皮的有刀刮的痕迹,表面灰黄色,较光滑。纵剖面灰白色或淡棕黄色,并有浅棕色不规则的纵向、横向交叉或弯曲的纹理。体重,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显粉性,有灰棕色与黄白相间连续排列的放射状纹理。无臭,味苦。以块大、粗细均匀、粉性大者质量较好。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稍浸,洗净。 (二)切制 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三)炮炙 1.炒制防己片 用文火炒至微焦为度。 2.麸制 取蜜水和麦麸用文火烘干,加入防己片,炒至黄色,筛去麦麸即可。 【性味归经功效】 寒、苦、辛。归膀胱、肾、脾经。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应用】 1.痹证,尤宜湿热偏胜,肢体屈伸不利者 本品性能辛散,苦降,以祛风湿,清热通络止痛。常与蚕砂、薏苡仁、滑石等配伍,如宣痹汤;若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常与白术、附子、桂心等配伍,如防己汤。 2.水肿,痰饮证 本品善下行,尤以泄利下焦膀胱湿热见长。如风邪外袭,水湿内阻,而引发头面身肿,小便不利的风水证,常与黄芪、白术等配伍,如防己黄芪汤;若全身肌肤微肿,小便短少,常与黄芪、茯苓、桂枝等健脾、温阳化气之药配伍,如防己茯苓汤。治疗湿热郁滞,腹胀水肿,常与椒目、葶苈子、大黄配伍,如己椒苈黄丸。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5~10g。祛风止痛宜木防己,利水退肿宜汉防己。本品大苦大寒,易伤脾胃、体弱阴虚、胃纳不佳者慎用。湿热痹痛,应生用;寒湿痹痛,宜白酒炒或炒用。 【备注】 《本经》:“主风寒湿证,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本草求真》:“防己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分湿热,及疗风水要药。” 粉防己含汉防己甲素(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去甲汉防己碱)、汉防己丙素(酚性生物碱)等。木防己根含木防己碱、异木防己碱、木兰花碱、木防己胺等多种生物碱。 据报道,汉防己甲素、乙素能抑制白血病和肉瘤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