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半夜啼叫的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古人迷信,以为半夜鸡叫为恶不祥。祖逖在这里认为并非恶声,因为它催人早起,以助励志图强)也。’因起舞。 ” 晋·祖逖与刘琨志在驱逐外敌,立志报国,常互相勉励,故半夜闻鸡鸣,便振作奋发,锻炼筋骨,习演武功。 后因以“闻鸡起舞”比喻志士激励志向,及时奋发。宋·陆游《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诗:“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文天祥《夜坐》诗:“终有剑在心,闻鸡坐欲驰。”都是化用此典,以抒发忧国报国情怀的例句。 董必武《挽沈衡山先生》:“未因爱石心随转,每值闻鸡梦辄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