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问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问孔 《论衡》篇名。 东汉王充(27-97)撰。其主要内容是,对汉代“好褒古毁今”,把先圣先贤学说奉为金科玉律,不敢稍有异议的不良学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中心思想是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 指出:“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故以“问孔”、“刺孟”的实际行动,打破对权威偶像的盲目崇拜。 它说:“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进而提出:凡学问之法,不为(畏)无才,难于距(拒)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 并主张:“苟有不晓解之问,造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这种不迷信经典,不崇拜偶像,求真求实,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它是对当时独尊儒术的法传,以及谨守“师法”和“家法”的不良学风的大胆挑战。 对后世学者也有很大影响。今存《论衡》一书,共30卷,84篇。 有明嘉靖中吴郡苏氏通津草堂刻本、《四部备要》本,清俞樾、孙诒让等校勘本。还有近人黄晖的《论衡校释》、刘盼遂的《论衡集解》等排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