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青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青草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 雪山苓、捆仙绳、富贵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黄杨科板凳果属植物顶花板凳果的全草。板凳果属(三角咪属)全世界约3种;中国约2种和1~2变种。 原植物 顶花板凳果Pachysandra terminalis Sieb.et Zucc.,又名粉蕊黄杨(《中国树木分类学》),顶蕊三角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灌木状,匍匐斜生,高达20~30cm;茎肉质,有分枝,无毛。叶互生或簇生于枝顶,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至菱状卵形,长2.5~5cm,顶端钝,基部楔形,上部边缘有粗锯齿,无毛,上面有光泽,基部3出脉;叶柄长0.8~1.5cm。顶生穗状花序,长1~3.5cm;花单性同株,小,白色,萼片4或更多,无花瓣,雄花生于花序上端,萼片有缘毛,雄蕊4~6枚,花丝肥厚伸出于花萼;雌花子房2~3室,花柱2~3,长而开展。浆果状核果卵形,稍带白色,长约1cm,具3角。(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30页.图2989)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密林或灌丛阴湿处。 分布于甘肃、宁夏、四川、湖北、浙江。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洗净切断,晒干备用。 【化学】: 含27种妊娠甾烷类生物碱:粉蕊黄杨碱A、B、C、D(Pachysandrine AB,C,D)、表粉蕊黄杨碱(Epi-pachysandrine A)[1]、粉蕊黄杨胺碱A,B(Pachvsamine A、B)、表粉蕊黄杨胺碱A,B,C,D,E,F(Epi-PachysamineA、B、C、D、E、F)、粉蕊黄杨环胺碱A,B(Pachystermine A、B)、粉蕊黄杨内酯碱A(Pachysantermine A)、粉蕊黄杨醇碱(Terminaline)[2]。 全株尚含粉蕊黄杨三醇(Pachysantriol)[3]、粉蕊黄杨二醇B(Pachysadiol B)、粉蕊黄杨酮醇(Pachysonol)[4]、粉蕊黄杨二烯醇A,B(Pachysandienol A,B)[5]。其它还含有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醇(Epifnedelinol)、环木菠罗烯醇(Cycloartenol)的乙酸酯及β-谷甾醇、豆甾醇。叶含螺粉蕊黄杨碱(Spiropachysine)[6]。 参考文献 [1]Tetrahedron Lett 1966:749,1965:487 [2]Te trahedronLett 1965:3487 [3]药学杂志(日) 1973;93(10):1378 [4]Chem Pharm Bull 1973;21(10):2243 [5]CA 1979;90:121822m [6]Chem Pharm Bull 1975;23(2):416 。【药性】: 性味 苦、微辛,平。 功效 祛风止咳,舒筋活络,调经止带。 主治 慢性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小腿转筋,白带,闭经,精神病烦躁不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老年慢性气管炎:长青草叶,加水煎熬成膏,干燥后压片。每片相当于生药2.2g,每次服2片,日服3次,疗程20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