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锻模CAD/CAE/CAM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锻模CAD/CAE/CAM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已先后建立了各自的锻模CAD/CAE/CAM系统,并将其应用于锻造工艺设计与模具制造。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锻模CAD/CAM,发展也很快,至今已开发研制了锤锻模、辊锻模和平锻模等锻模CAD/CAM系统:但是,这些系统仍处于试用阶段。为了迅速改变我国锻压生产的面貌,今后应加速锻模CAD/CAM的开发和应用。 (一)轴类零件锤上模锻锻模CAD/CAM系统 锻模CAD/CAM系统的软件多种多样,其作用也各不相同。这些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程序库、图形软件和数据库。它们在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可用图3.2-16表示。这些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可用轴类锻件的锻模CAD/CAM系统为例加以说明。 图3.2-17为锤上轴类锻模CAD/CAM系统的结构框图。系统由几何构型、设计数据准备、拔长模设计、滚挤模设计、预锻模设计、型槽布置和NC自动编程等部分组成。 1.几何构型系统 系统利用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的MODCON几何构型系统描述锻件几何形状的功能输入锻件图。程序根据输入锻件形状产生一系列的轮廓图,并产生加工终锻型槽用的电极和靠模的NC程序。产生的轮廓图是设计数据准备模块、预锻模设计模块和型槽布置模块的公共输入部分。 2.设计数据的准备模块 设计数据准备模块读入锻件的轮廓形状,并由此计算出锻件的体积、质量、投影面积、长度和形状复杂系数,在此基础上,求得质量分布曲线,计算毛坯图和方块图。在这部分还要设计锻造工序,计算毛边消耗,毛边槽几何形状和毛坯尺寸,估算锻造载荷和能量,选择设备吨位,存储在设计数据文件中的这些数据以供后续模块利用。 当需要拔长和滚挤时,拔长模和滚挤模设计模块由设计数据文件中读取锻件质量、坯料尺寸、质量分布图、计算坯料图和方块图。设计拔长和滚挤型槽的纵向和横向轮廓形状。NC自动编程模块利用这些设计结果,产生加工型槽用的程序。这些设计结果也将为后面的型槽布置模块所利用。 图3.2-18为设计数据准备模块的流程框图。程序采用交互设计方法,设计者可以采纳程序的计算结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参数与方案。 预成型工序的设计也由设计数据模块完成,程序按建立的数学模型选择预成型工序,用户也可对方案加以修改,或者另行选择。 是否采用预锻取决于锻件的形状复杂程度、生产批量和对模具寿命的要求等因素,由于目前尚无明确的选择预锻工序的设计准则,根据有关资料确定了程序选择预锻工序的原则,当要求的模具寿命超过10000件时,无论锻件形状如何都采用预锻,当要求的模具寿命低于10000件,但锻件截面平均形状复杂系数超过2.5时仍采用预锻。 3.预锻型槽的设计模块 预锻型槽的设计由预锻模设计模块完成。这里首先设计若干有代表性的型槽截面,再利用几何构型系统的功能,参照描述锻件形状所利用的体素,构成预锻型槽的形状,并产生加工型槽用的NC程序。 预锻型槽设计模块首先将锻件的形状显示在屏幕上,并要求用户选择需要设计的一些代表性截面,这些截面可以是横截面、纵截面或斜截面,然后,程序逐个设计预锻型槽的截面,并利用MODCON系统将截面综合为型槽,图3.2-19为该模块的流程图。 设计预锻型槽截面时,首先将截面分解为若干部分,高度较相邻部分低的称为台部,高度比相邻部分高的称为肩部,图3.2-20圆圈里的数字为台部编号;图中括号里的数字为肩部编号,以h和ω表示划分部分的高度和宽度。 设计预锻型槽截面的方法是: ❶ 增加台部高度,保持模锻斜度不变,首先根据毛边余量的百分比增加台部高度,这只是一个初值,最终的高度值取决于以后的迭代计算。 ❷ 对于肩部,分两种情况处理,当 ❸ 圆角半径按下式确定: R=1.25Rf+3.2 式中,Rf为锻件的圆角半径,如果算得的R值超过了该部位所允许的最大圆角半径,则取最大允许值。 ❹ 由迭代运算决定各部分高度的最终值,每次迭代的高度变化取为1%,迭代结果应保证面积相等,即满足: (二)轴对称锻件的锻模CAD/CAM系统 轴对称锻件可以在锤上模锻设备、热模锻压力机或平锻机上锻出,锤上模锻和热模锻压力机上的模锻工艺设计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可建立统一的设计方案和共同的算法结构,轴对称锻件的锻模CAD/CAM系统也适用于锤上和热模锻压力机上的模锻工艺。 图3.2-22为轴对称锻模CAD/CAM系统的结构框图。 设计时,首先输入零件图,以及锻件材料、锻造温度等数据。由于零件的轴对称性,只要输入零件半个轴截面的形状即可。形状描述信息输入后,系统将其处理,转换为几何参数、节点坐标等数据,输入的非几何信息可在系统运行的各个阶段加以利用。 系统根据有关标准设计锻件图。在零件的机加工部位规定余量,设计模锻斜度,添加圆角。根据一定规则将小的台阶和凹坑填加敷料,简化锻件形状。接著,程序计算锻件的质量、设计毛边槽、计算毛坯尺寸和锻造载荷等。 公差可根据标准确定。程序按锻件质量、分模线形状、材料种类和锻件的形状复杂性决定公差值的大小。公差可标注在锻件图上,但也有的系统将基本公差标注在锻件图上,将非基本公差列表打印,与锻件图配合使用。 设计终锻型槽的主要内容是设计热锻件图和毛边槽,因为锻件是在终锻型槽内最后成型的,所以终锻型槽的截面形状与热锻件图一致,沿分模面设置毛边槽的目的是提供使金属充满型槽所必需的阻力。 一般情况下,热锻件图可由锻件图放大一个冷却收缩量获得,为此,只需对锻件截面图做等距放大即可。平面图形的等距放大,实际上是求各轮廓元素的平行线或同心圆的问题,因此不难实现。 预锻的作用是合理分配金属,形成中间过渡形状,以利于金属在终锻时充满型槽,减少毛边损失和模具磨损。由于预锻提供了必要的变形量和晶粒流动,所以有利于获得理想的锻件性能。因此,预锻型槽的设计是锻模CAD/CA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采用标准的模具结构,仅需根据锻件形状和尺寸设计模芯。模芯的外轮廓形状已存在计算机内,将型槽的形状加上就构成了模芯完整的图形,程序可根据锻件底部的轮廓形状选择合适的顶杆直径,或者由用户自行选择,图3.2-23为一轴对称锻件锻模CAD/CAM系统绘制的上下模芯和顶杆的装配图。 轴对称锻模的模芯和顶杆等零件可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如果系统有数控自动编程功能,还可利用模具设计结果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