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锡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白锡(《山海经》),鈏(《尔雅》),镴(《周礼》郑玄注),白镴(《尔雅》郭璞注)。 基源 锡为人工由锡石Cassiterite中提炼的金属锡。 历史 锡最早记载的文献是《本经》。《别录》谓:锡生桂阳(今湖南郴县)。陶弘景曰:“铅与锡相似,而入用大异。”李时珍谓:“银色而铅质,五金之中独锡易制。”以上本草所述的色泽、性质、产地与现今锡相同。 市场上有白锡出售,但多用制作器具、接合剂之銲锡、锡箔以及工业上作合金等。中医基本不用。 一般作为化学试剂。 产地 产于湖南、上海、北京、天津、成都、西安、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 。【生药】:鉴别 性状 锡通常为块状、条状或粒状。 银白色;条痕亮银白色。不透明。金属光泽。体重(密度7.2g/cm3),质柔软(硬度2),富展性,可打成极簿的锡箔;易折断,断面锯齿状。 气微,味淡。 理化 ❶ 锡在空中及水中均无变化。 ❷ 将锡烧之白炽,发强光而燃成二氧化锡(SnO2)。 加工炮制 先将所采的矿石,用水冲洗,除去泥质;再入木质圆筛,置水缸内筛之,其锡石之碎者漏入水缸,粗者沉于筛底,此二者皆称之为净砂;其杂质之大部为铁砂,颇易冶炼。炼炉多以膏泥筑成,外圆,束以铁箍,中空,径约60cm,用铁锅为底,下部有二孔,一为锡液出道,一接风箱吹管。冶炼时,先燃木炭于炉内,继入锡砂及木炭,相间成层,鼓风以助火力,锡石还原,约1小时,锡液流出,注入模型内,冷之,即为锡块。 另法,将除去泥质及杂质的净砂,置入反应炉中用碳还原而得粗制锡,经加热重溶净化或用电解法精制而成锡。 。【化学】:锡主成分为单质锡(Sn)、含锡99.8%以上[1]。据光谱全分析:尚含Pb、Zn、Cu、V、W、Bi、Mo、In、Ge、Ti、Be、Ag、Hg等微量元素及Ca、Mg、Fe、Al[2]。 参考文献 [1] 试剂手册.商务印书馆,1956:448 [2] 李大经等,中国矿物药.地质出版社,1988:298 【药性】: 性味 ❶ 《纲目》:“甘,寒。微毒。” ” 主治 ❶ 《日华子本草》:“治恶毒风疮。”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集玄方》:“治杨梅毒疮。黑铅、广锡各7.5g,结砂、蜈蚣2条。为末,纸卷作小捻,油浸一夜,点灯日照2次,7日见效。” 单方应用 《济急仙方》:“解砒霜毒。锡器于粗石上磨水服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