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银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银两

我国旧时以银锭为基本形式的一种称量货币。

始于汉代,至明、清时已成为社会上流通的主要货币。封建社会以银两为主的货币制度极其混乱,成色、重量等方面都不统一。

近代的银两制度,分为实银两和虚银两两种。实银两,指社会上实际流通的白银,按形状、重量大致分为四种:元宝、中锭、锞子和散银。元宝也称“宝银”,重50两左右;中锭重10两左右;锞子重1-5两不等;散银也叫“滴珠”、“宝珠”,重1两以下。银两的成色不统一,如宝银因其成色不同又分为:足宝、二四宝、二五宝、二六宝、二七宝等。二四宝就是50两重的宝银在实际流通时要申(升)水2.4两,即合纹银52.4两使用,其他类推。流通中,称银两的秤砝也不统一,有库平、关平、漕平和市平,每一种秤砝又因地区不同而各异。

虚银两,是一种记帐用货币,并无实物,其名目更加繁多,最主要的有:纹银、海关银(海关用)、九八规元(上海用)、行化银(天津用)、洋例银(汉口用)等。

纹银是康熙年间规定的一种全国性的设想标准银两,其成色为935.374‰,全国各种银两都要根据它来折算。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后,银两不再使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