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钩端螺旋体现况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钩端螺旋体现况研究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根据生物学特点,系钩体属的一“种”。

目前公认钩体属只有1个种,又分两个复群,即问号状钩体,为致病性或寄生性钩体;双曲钩体,为非致病性的或腐生性的钩体。近年来,对部分来自猪尿及水体的钩体作了血清学分析,发现一种“中间型”钩体,它具有腐生性,在一定条件下又有致病性,在今后分类学上似有增加一类的必要。

1800年Larrey在埃及发现黄疸出血型病人。1850年Hofer发现狗患有钩体病。

1883年Landouzy明确认识了传染性黄疸的特殊性,并指出在污水沟工作的人易得此病。1886年威耳(Weil)对4例伴有黄疸的急性发热病人作了详细描述,其特点为发热,严重的神经症状,肌痛,黄疸,肝脾肿大、肾功能衰竭和出血倾向,故命名为威耳(Weil)病。

1888年瓦西里耶夫等从临床表现上与其他黄疸型疾病分开。直至1907年Sfimson从“黄热病”患者组织标本中证明有钩端螺旋体的存在,一直未获纯培养。

1915年,日本稻田、井户才分离出病原体。此后,证实日本的秋季热、七日热,德国的秋热症、泥热,俄罗斯的沼泽热、水热,意大利的田野热、收割热,这类疾病的病原体是一群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

云南省双江县,从1918年至1948年曾发生7次“黄皮病”流行,1948年的流行,其病死率约为10%~20%。1923~1934年间,河南开封、商邱等地有钩体病流行,开封有万余病人。

1926年山西太原有此病记载。1933~1935年间,每年在沈阳有病例发生。

1937年汤泽光报道了3例典型出血性黄疸型钩体病。

1940年钟惠兰记载,在实验室内犬钩体使人感染。

解放后在病原学流行病学有长足的进展。世界上已知有20个血清群,167个血清型(1979年Tofen报道)。

中国现已确定有16个群,56个型,为世界发现群型最多的国家。其中,蛮耗群是我国1964年在云南发现的新菌种。

截止1977年3月,云南省发现13群,46型,是中国钩体血清型最复杂的省份之一。据Galton统计,大约有25个新的血清型是在澳、非、欧3洲以及马来亚和美国发现的。群型随著时间推移是变数。

表1 中国常见致病钩体菌株及代号

【参考文献】:

1 Ostertag H Z.Hyg.Infektkr,1950,131:482~500

2 Li H Y,et al.Am.J.Hyg.,1952,56:90~100

3 梁兆祥.实用流行病学,1980,157

4 耿贯一.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4:317

5 徐恩雪.流行病工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209

(云南省昆明市卫生防疫站梁兆祥副主任医师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