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针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针砂 【概况】: 异名 钢砂(《本草拾遗》),铁砂(《医学入门》)。 基源 针砂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粉。 历史 针砂最早记载于《本草拾遗》,《纲目》列入金石部金类钢铁项下。 陈藏器谓:“此是作针家磨 产地 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华东地区主产上海、江苏镇江、福建漳州。。【生药】: 采集 全年均可采收,将制针厂制针时磨下的细铁粉,用吸铁石反复吸取针砂,除去砂轮粉等杂质。 鉴别 性状 针砂为细粉状。钢灰色或灰黑色。 具金属光泽;用手捻之具砂质感,不染手。体重,质坚。气微,味弱。 理化 ❶ 能被磁石吸起成条者为真;取少量针砂撒于燃烧的纸上,立即发出爆花飞溅及啪啪发响者为佳。 加工炮制 常用炮制品为煅针砂:取净针砂置适宜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趁热倒入醋内浸淬,反复数次,至所有醋耗尽,取出,凉干,用时研细或水飞成细末。每100kg针砂用醋20~30kg。 贮藏 密闭,置干燥处,防潮。。【化学】: 针砂主成分为铁(Fe)。 据文献记载含Fe量在98%以上;杂质为氧化铁;亦常含C、P、Si、S等元素。据从上海和镇江缝纫机厂的10份针砂样品测定含量,最高达99.39%,最低为92.70%;另外尚含微量C、Mn、Si、S、P、Cr;有的针砂仅含其中2~3种。 药用针砂在未渗碳前磨针尖时的细铁粉为佳,因含杂质少。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34。 【药性】: 性味 酸、辛,平。 ❶ 《本草拾遗》:“平。” 归经 ❶ 《要药分剂》:“入脾、大肠二经。” 功效 补血,除湿,利水。 主治 血虚黄胖,水肿。 ❶ 《本草拾遗》:“飞为粉,功用如铁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外用:和药敷熨。。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大温中丸(《丹溪心法》)治食积与黄肿,又可借为制肝燥脾之用:针砂60g(醋炒红),陈皮、苍术、厚朴、三棱、蓬术、青皮各150g,香附500g,甘草30g。 上为末,醋糊丸,空心姜、盐汤下;午后饭食,可酒下。忌犬肉、果菜。 ❷ 小温中丸(《丹溪心法》)治疸,又能去食积:针砂(醋炒红),苍术、川芎、香附、神曲;春加芎。夏加苦参或黄连,冬加吴茱萸或干姜。 ❸ 针砂丸(《乾坤生意》)治湿热黄疮,助脾去湿:针砂不拘多少。 每服50丸,用五加皮、牛膝根、木瓜浸酒下。初服若泄泻,其病源去也。 ❹ 《摘元方》:“治脾黄病:针砂120g(醋炒7次),干漆(烧存性)9g,香附9g,平胃散15g。为末,蒸饼丸梧子大。任汤使下。” 敷脐中约3cm厚,缚之,待小便多为度。日二易之。 入甘遂更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