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融创新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融创新理论 金融创新是一种需求诱发的利润驱动的金融现象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新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发明与创造,更重要的是它的产生能给人们带来丰厚的利润。正因如此,金融创新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欢迎,是国际界锲而不舍的追求。然而,迄今为止金融创新在实践中仍没有创造出一套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金融经济学家多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新金融工具的诞生和金融企业努力创新的进程。1983年,W.L.西尔伯就指出,金融创新是为了抵御抑制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外部因素而产生的。而金融活动各种制约因素,又依据其来源和形式可以划分为:政府管制和税收政策的变化;消费品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水平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由于供给和需求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市场的变化。其中供给要素的变化,多是指技术进步和竞争加剧对金融机构风险和成本的影响;需求要素的变化,则是指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风险的态度、交易成本及融资渠道的变化等。 在诸多对金融创新产生与发展有所建树的金融经济学家中,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注重分析推动金融创新进程的制约因素,而不是研究金融创新的经济学原理。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论述有:E.J·凯恩1984年对管制与技术的论述、M.H·米勒1986年对税收与技术的论述以及S.L·格林鲍姆和B·希金斯1983年对提高实际收入与周期利率的论述等。另一学派则侧重对金融创新过程决定因素及发展动力的研究。这方面的主要代表论著有:M·贝霍尔曼和西伯尔1977年、A.W·萨姆兹在1986年对创新的产生的原因及结果的分析,西伯尔1983年、克罗斯1986年和J.D·芬纳蒂1988年对新金融工具、市场和技术的分类研究及其产生渊源、目的、意义等方面的分析。以上这些分析研究表明,金融管制在金融创新的初始阶段是至关重要的,技术进步则是创新的推动器,其重要性贯穿金融创新的全过程。尽管税收对创新也相当重要,但具有选择性和暂时性的特点。总之,金融创新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而许多在金融创新初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对其后期的发展常常并不很重要。 按照上述理论,金融创新在美国的产生与发展,可以按其产生的渊源及主要贡献划分为三个阶段: 目前,美国一些大的银行,如摩根银行已成功地转向投资银行业务,而摆脱管制对银行业务范围和地域等多种限制。然而,对一些区域性中小银行来说,存款工具的创新成本过高,抵押贷款证券化虽节省了资本金但收益微薄,因此这类银行的创新的产品不多。由于美国投资银行开辟了许多新的金融市场工具,如商业票据、垃圾债券等,与商业银行在短期和定期资产组合上展开激烈的竞争,迫使商业银行涉足自己以前不熟悉的非银行业务,结果导致银行在整个金融市场的份额和利润呈下降趋势。而一些大的国民银行,则开始凭借证券化来改善自己的资产组合和资本结构,并走上了兼并改组的道路。较著名的银行并购活动有:汉华与制造银行、汉诺佛与美国太平洋证券、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兼并等。因此,在第三次浪潮中,金融创新正从金融工具、市场和服务的创新,转向金融制度和金融调控的创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