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牛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牛七 【名称出处】:《中药志》 【概况】: 异名 乌头(陕西个别地区)。 基源 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太白乌头的干燥块根。 原植物 太白乌头Aconitum taipaicum Hand.-Mazz. 形态 块根倒卵球形或长圆柱状倒圆锥形,长1.5~3cm。茎高35~60cm,上部被反曲并紧贴的短柔毛,上部分枝。 茎中部的叶片五角形,长3.5~5.5cm,宽5~7cm,3深裂至距基部2.5~5mm处,中央深裂片宽菱形,近羽状分裂,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两面疏被短柔毛。 总状花序生茎及分枝顶端,有2~4花;轴和花梗被反曲的短柔毛;萼片蓝色,上萼片外面无毛,盔形,具不明显的爪,高约1.7cm,自基部至喙长约1.5cm,下缘稍凹,喙短;花瓣无毛,瓣片长约8mm,唇长约3.5mm,距小,长约1mm,向后弯曲;雄蕊无毛,花丝有2小齿;心皮5,子房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蓇葖长约8mm。种子三棱形,只在一面密生横翅。花期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7卷.220~224页.图版45∶11;46 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600~3400m高山草地。 分布于陕西南部(秦岭、河南西部)。。【化学】: 含滇乌碱、卡斯曼宁(Chasmanine)、尼奥林、塔拉胺(Talatisine)。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101 【药性】: 性味 辛、苦,温。 有大毒。 ❶ 《中药大辞典》:“辛、微苦,温。有大毒。 ” 功效 祛风止痛,散瘀消肿。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痈疖肿毒,无名肿毒。 《中药大辞典》:“止痛,解痉,麻醉,败毒,祛风湿,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劳伤,风湿性关节炎,无名肿毒,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09~0.15g(须同用3倍量桃儿七);研粉,0.03~009g(凉开水送服)。外用:以水、酒或醋磨涂,或研粉调敷。 使用注意 服药后忌烟、酒、浆水及辛热饮食2小时。 高烧患者及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陕西中草药》:“治风湿筋骨痛:金牛七0.2g,桃儿七、祖师麻各3g,伸筋草4.5g,竹根七6g,长春七、牛膝、木瓜、苍术、当归、防风、独活、羌活、菖蒲各9g,秦艽12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痈疖肿毒:金牛七适量,以酒醋或水磨汁涂患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