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钱币
金(公元1115~1234年)12世纪初期我国北部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公元1234年为蒙古所灭。共立九帝,120年。金代沿袭宋朝的币制,初用铜钱,以后钱钞并用太宗天会末年,行用齐刘豫“阜昌元宝,通宝(折二),重宝(折三)”钱。 完颜亮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设置交钞库,与辽宋钱币同时在市面流通。 完颜亮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始设钱监开铸“正隆元宝”仿宋铜钱。世宗完颜雍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于代州设阜通钱监铸“大定通宝”钱。 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铸“大定通宝”纪年铜钱。钱背铸有“申”、“酉”纪年,是仿南宋“淳熙元宝”的一种纪年钱币。 金章宗明昌(公元1190~1195年)间铸“明昌通宝”、泰和四年铸“泰和通宝”。以后铸有“崇庆通宝(元宝)”、“至宁元宝”。宣宗铸“贞祐通宝”,哀宗铸“天兴宝会”等钱。宣宗贞祐三年(公元1215年)发行“贞祐宝券”,商品贸易禁用铜钱,而民间仍用银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