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丝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丝桃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 异名 土连翘、五心花(《湖南药物志》),金丝海棠、木本黄开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金线莲(《陕西中药名录》)。 基源 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金丝桃的全株。 原植物 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 L.(H.chinense L.),又名水面油(江苏),狗胡花(安徽),照明莲、小狗木(广西),金线蝴蝶(四川)。 历史 金丝桃始载于《滇南本草》。 《花镜》把金丝桃误作桃金娘,曰:“金丝桃一名桃金娘,出桂林郡,花似桃而大,其色更赫,中茎纯紫、心叶黄须,铺散花外,俨若金丝,八九月实熟,青绀若牛乳状,其味甘,可入药。”而《植物名实图考》误引《花镜》所述,但其附图确为本种无疑。 形态 灌木,高0.5~1.3m。茎红色,圆柱形。叶对生、近无柄、叶片形状变异大,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2~11cm,宽1~4cm,基部楔形、圆形至心形,顶端锐尖至圆形,具点状腺体。 近伞房花序在枝顶腋生;萼片长圆至披针形,有腺体;花瓣黄色,三角状倒卵形,长2~3.4cm,无腺体;雄蕊多数,5束。 蒴果宽卵珠形,至近球形,长6~10mm种子深红褐色,圆柱形,长约2mm,具网纹,花期5~8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0卷,第2分册.13页.图版3∶7-9)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华东和中南地区及河北、陕西、四川、贵州。日本也有引种。 。【生药】: 栽培 适于温暖湿润气候,能耐寒。 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用分株繁殖,于冬季或春季挖取母株边的分蘖苗,按行株距1×0.6m穴栽,每穴栽苗1~2株,覆土浇水。栽后每年注意中耕除草,用人畜粪水或堆肥追施。 冬季应清理园田,剪除枯枝。 。【化学】:地上部分含挥发油。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16 【药性】: 性味 苦、涩,温。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湿,消肿。 主治 风湿性腰痛,疖肿,肝炎,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湖南植物志》:“治肺病:金丝桃9g,麦冬9g,阿胶4.5g,淫羊藿9g。水煎服。” ” 单方应用 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风湿性腰痛:金丝桃根30g,鸡蛋2只。水煎2小时,吃蛋和汤,1日2次分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