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蘑菇
【概况】: 基源 为蘑菇科蘑菇属真菌野蘑菇的子实体。 原植物 野蘑菇Agariictis arvensis Schaeff.exFr.,又名杂蘑(山西),耕地蘑菰(《福建菌类图鉴》),蘑菇蕈、草地蘑菇(《新华本草纲要》)。 形态 子实体单生;菌盖直径5~20cm,扁半球形,后变平展,表面近白色,干燥,平滑,边缘早期内弯,后平伸;菌肉厚,白色,柔韧;菌褶离生,稠密,早期白色,渐变粉红色,最后呈黑褐色;菌柄长4~12cm,直径1.5~3cm,内实,光滑,上部圆柱形,基部膨大,色与菌盖相同;菌环生柄之上部至中部,大,厚,双层。 孢子光滑,椭圆形,6.6~9.5×5.7~6.6μm;褶缘有不孕细胞。(图见《中国药用真菌》.223页.图86) 生境与分布 生于草原旷野草丛中。 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山西、青海、新疆、山东等省区。 。【化学】: 全体含蘑菇氨酸、维生素B及C。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50 【药性】: 性味 微咸,温。 功效 舒筋活络,追风散寒。 主治 手足麻木,腰腿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