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野藿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藿香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 广藿香(广东、云南),牙皮湾(云南傣族语)。 基源 为唇形科冠唇花属植物冠唇花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冠唇花Microtoena insuavis(Hance)Prain ex Dunn(Gomphostemma insuave Hance;Microtoena esquirolii Lévl.;M.cymosa auct.non Prain) 形态 直立草本或半灌木。茎高1~2m,被贴生的短柔毛。叶卵圆形,长6~10cm,宽4.5~7.5cm,先端急尖,基部截状阔楔形,下延至叶柄而成狭翅,边缘具锯齿状圆齿,齿尖具不明显的小突尖,叶柄扁平,被贴生的短柔毛。聚伞花序2歧分枝蝎尾状,在主茎及侧枝上组成开展的顶生圆锥花序;花萼钟形,齿5,三角状披针形,约占花萼长之半,后面1齿略长。花冠红色,具紫色的盔,冠筒基部向上渐宽,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状,基部截形,下唇较长,先端3裂,中裂片舌状,侧裂片较小,三角形。 雄蕊包于盔内,花丝先端极不等2浅裂,花盘厚环状。小坚果卵圆形,长约1.2mm,直径约1mm,腹部具棱,暗褐色,在扩大镜下微具皱纹。花期10~12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666页.图528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50~1000m林下或林缘。 分布于中国广东、贵州西南部及云南南部。越南、印度尼西亚也有。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性】: 性味 辛,温。 《中药大辞典》:“性温,味苦、辛。” 功效 温中理气,芳香健胃。 主治 感冒风寒,咳嗽气急,消化不良,气胀腹痛,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治风寒感冒,咳嗽气急,消化不良,气胀腹痛,肠炎痢疾:野藿香全草3~9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