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野决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决明 【名称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概况】: 异名 霍州油菜(《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 为豆科野决明属植物野决明的茎、叶和种子。野决明属全世界30种,中国产7种。 原植物 野决明Thermopsis lupinoides(L.)Link. 历史 本品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云:“二月生苗,叶如蚕豆叶而细柔,一枝三叶,茎绿肥如小指,作穗尤肥密,开花如刀豆花,色黄,结角,榨其子为油,其茎与芸薹同味,微苦……。”以上记载及附图均与当今之本科植物相符。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8~50cm。3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或近菱形,长4~7cm,宽1.5~3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下面被开展绢毛;托叶大,卵形至卵披针形,长2.5~5cm,宽1.2~2.5cm。 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叶状,花10~16朵;花萼上部的2枚裂片近合生,下面3枚分裂;花冠黄色,二体雄蕊。荚果长条形,两端急尖,长5~6cm,宽0.6~0.7cm,表皮深褐色,被毛。种子9~10粒,肾形。花期4~5月,果期6~8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135页.4377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全中国均有分布。 。【化学】: 本品花、叶、茎、根、种子和荚中均含有生物碱。 主要有:黄华碱(Thermopsine)、厚果槐碱(Pachycarpine)、鹰爪豆碱(Sparteine)[1,2],(+)-羽扇豆碱(+)-Lupanine(1)[3,4]、(+)-羽扇豆碱-N-氧化物(+)-Lupanine-N-oxide)(2)[5,6]、17-氧代羽扇豆碱(17-Oxolupanine)(3)、臭豆碱(Anagyrine)、鹰靛叶碱(Baptifoline)、金雀花碱(Cytisine)、N-甲基金雀花碱、N-甲酰金雀花碱、沙树碱(Ammodendrine)[7]。此外尚含黄酮: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88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35 [3] Phytochemistry 1989;28(9):2341 [4] Phytochemistry 1990;29(6):2052 [5] Phytochemistry 1988;27(11):3715 [6] CA 1991;114:203603u [7] Phytochemistry 1984;23(11):2665 [8] Chem Pharm Bull 1980;28(12):3686。【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茎叶、种子:有毒。” 归经 《中药大辞典》:“入肺、胃经。” 功效 解毒,消肿,祛痰,催吐。 主治 恶疮,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需慎用,3~6g。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擦。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东北植物药图志》:“治咳嗽痰喘:野决明6~9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