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鄂豆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鄂豆根 【名称出处】:《湖北中草药志》 【概况】: 异名 山豆根、鸦片七(湖北、湖南)。 基源 为豆科山豆根属植物鄂豆根的根。 原植物 鄂豆根Euchresta tubulosa Dunn,又名豆根、黄结(湖北)。 形态 灌木。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7枚,对生。 总状花序与叶对生或互生;萼钟状,极偏斜,萼齿5,极短;花萼白色,旗瓣狭;二体雄蕊(9+1),花药丁字著生;子房具长柄,胚珠1~2粒,荚果膨胀,卵状长圆形,略肥厚,呈核果状。种子一粒。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00~1200m的山地及密林中。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 。【化学】: 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金雀花碱[1]。又从根得山豆根酮(Euchrenone)a1、a4、a14、a15、b2、b17、b18;山豆根亭A~E(Euchrestin A~E)、山豆根呋喃(Euchrestafuran)、山豆根亭Ⅰ(Euchrestin Ⅰ)等14个化合物[2]。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38 [2] Phytochemistry 1993;33(3)∶701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凉。” 功效 驱虫,利咽,解热毒。 主治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腹胀,腹痛,痢疾,咽喉肿痛,牙痛,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腹痛,腹胀,咽喉肿痛:鄂豆根9~15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