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梅花拳
梅花拳又名梅花桩,简称梅拳,是踩在桩上练习的一种拳术,也常用来作为基础功练习。 梅花桩起源于明末,最初以家传形式流传于民间,到清乾隆年间始向外界流传。广宗县素有“梅花拳之乡”美誉,目前有梅花拳爱好者已近1万人。 梅花桩不论是练功还是技击,都在桩上进行。在长方形的拳场上,按照套路,每步一桩,约栽桩百根,最低桩为3尺3寸(约为1.1米)。 随著习武人的功夫的不断增长,桩也慢慢增高。梅花桩最适合两人以上的集体练习,众人转成一梅花状,忽开忽合,伸缩无定,饶有兴趣。 其套路除五式固定外,无一定型,其势如行云流水,变化多端,活而不乱。 梅花桩拳的套路灵活多变,力道刚猛有力。 有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五个基本拳势。动作大开大合,刚柔相济。 作为内家拳术,梅花桩拳在面对他人进攻时,并非拦截迎上、以硬碰硬;而是吸卸闪化,看准时机,迅猛发力,变被动为主动,恰恰切合了中华武术中“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之技击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