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说
道和器的关系的学说。 “道”一般指本原、法则、规律;器指具体事物、名物制度。在先秦时期已提出了道器的关系问题。《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本原。 《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道器相区别,道在器上。 此时,一般认为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自宋代开始,对道器关系问题展开了长期的争论。 宋朱熹提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道器观。 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答黄道夫》)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了唯物主义的道器观。他认为“道”是“物之所众著而共由者也”,它与“器”的关系是“天下唯器而己矣。 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周易外传》)即只有具体事物是唯一存在,道是事物的规律或法则,只能说道是器之道,不能说器是道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