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适度人口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适度人口论 一种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人口的理论。 适度人口思想古已有之,但形成独立的人口理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适度人口论”的奠基者是英国经济学家坎南(1861-1935),1888年他在《初级政治经济学》中考察了人平均获得最大收益的人口,1914年在《财富论》中,具体论述了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是最适合的人口。但最先提出“适度人口”这一概念的,是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1851-1926)。坎南的学生道尔顿提出了一个计算人口失调程度(M)的公式:M=(A-O)/O,式中的A为实际人口,O为适度人口。 这些最初的“适度人口论”都只考虑人口数量和生产收益量的关系,进行静态分析。英国人口学者卡尔-桑德斯提出了“适度人口”的“适度数量”和“适度密度”。 人口学者费伦奇提出了人口的“适度质量”。 “适度人口论”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一些国际人口学会议上曾一度占支配地位。 在70年代,它又与经济“适度增长”论一道盛行起来。现代“适度人口论”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索维,他在《人口通论》中声称,“适度人口”是一种类似“虚数”的概念,“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并列举了九个“特定目标”。 他还提出了“实力适度人口”,系统分析了“静态适度人口”和“动态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论”抛开社会制度来考察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质是把人口视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离开社会制度探讨最优人口,就给人们以资本主义制度可实现最优人口的假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