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过江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过江龙 【概况】: 异名 地蜈蚣、铺地虎(《滇南本草》),地刷子(《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伸筋(《湖南药物志》),伸筋草(《贵州》)。 基源 为石松科扁枝石松属植物扁枝石松的全草。扁枝石松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约有4种。 原植物 扁枝石松Diphasiatrum complantum(L.)Holub(Lycopodium complanatum L.;Diphasium complanatum(L.)Rothmaler),又名地刷子石松(《长白山植物药志》),扫天晴明草、狗子尾巴(云南)。 历史 过江龙《滇南本草》始载,云:“过江龙,一名铺地虎,又名地蜈蚣。味辛,性大温。行周身经络,发散表汗,手足湿痹不仁,麻木,湿气流痰,筋骨疼痛。 ”据考证该书所述为本种。 形态 多年生草本,主茎匍匐蔓生,长达1m以上,无叶,棕黄色;直立枝高30~40cm,下部圆棒形。叶钻形,扁压,疏生,上端密生披针形的芽,第2年发育成新的侧枝,侧生营养枝扁平,多回分叉,直立或下垂;末回小枝上的叶4列,背腹2列的叶披针形,较小;侧生2列的叶近菱形,较大,贴生枝上而斜向上,有内弯的尖头。孢子枝通常从第二或第三年生的侧枝基部上侧抽出,高出于营养枝,顶端2回分叉,在未回分枝顶端各生孢子囊穗1个;孢子叶阔卵圆形,顶部急狭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细齿,基部有柄;孢子囊圆肾形;孢子圆形。(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09页.图21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850~2800m的疏林下或阳坡上及阔叶林缘。分布于除西北以外的各省区。 欧、亚洲及北美洲的温带及热带、亚热带山区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含石松碱(Lycopodine)、扁枝石松碱(Complanatine)、α-玉柏碱(α-Obscurine)及三萜成分山芝烯二醇(Serratenediol)和山芝三醇(Tohogenol)。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72 【药性】: 性味 ❶ 《滇南本草》:“辛,大温。” 功效 祛风胜湿,舒筋活络,利尿,散瘀。 主治 湿痹麻木不仁,筋骨疼痛,淋病,跌打损伤。 ❶ 《滇南本草》:“行周身经络,发散风寒湿气。治手足湿痹,麻木不仁,湿气流痰,筋骨疼痛,或打损筋骨,误伤经络。 能强筋舒筋,活络定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或浸酒。 外用:水煎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滇南本草》:“治膀背疼痛,手足麻木不仁,周身经络疼痛,或用力过多,周身经络发困,脚腿转筋,寒湿作胀酸痛:过江龙150g(去叶),八仙草60g,牛膝15g,全当归90g,真谷子酒5kg。将药入罐内,罐口扎紧,无令泄气,于锅内重水煎1炷香为度,取出露1夜,去火毒,临用将酒炖热随量服。” 单方应用 ❶ 《云南中草药》:“治风湿腰痛,关节痛,骨折:地刷子15g,水煎服或泡酒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