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輴
《广韵》丑伦切,平谆,彻。 ❶ 古代载柩车。《吕氏春秋·节丧》:“世俗之行丧,载之以大輴。”{清}{归庄}《读<心史>七十韵》:“时危更短祚,中路埋龙輴。”《礼记·丧服大记》:“君殡用輴,欑至于上,毕涂屋。”{宋}{王安石}《永寿县太君周氏挽辞》之二:“灵輴悲吉路,象服俨虚容。”《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阶撤两奠,庭引双輴。”{李善}注引{郑玄}《礼记注》:“輴,殡车也。” ❷ 见“輴輴”。 ❸ 古代用于泥泞路上的交通工具。《书·益稷》“予乘四载”{孔}传:“所载者四,谓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 ”{陆德明}释文:“輴,丑伦反。《汉书》作‘橇’。 {如淳}音蕝,以板置泥上。{服虔}云:木橇,形如木箕,擿行泥上。《尸子》云:泽行乘蕝。”《吕氏春秋·慎势》:“水用舟,陆用车,涂用輴,沙用鸠,山用樏,因其势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