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原文】: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1)。 午梦千山(2),窗阴一箭(3),香瘢新褪红丝腕(4)。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愁怨(5)。。 【意译】: 她莹润的肌肤上轻轻地遮覆著软绡薄纱,樱红的嘴唇半隐在五彩歌扇后,绣花的圈饰不时地散发出淡淡的脂粉幽香。 石榴红的舞裙闲置一旁,空有那么多榴花般的皱褶;她满面忧愁,无心歌舞,头上的艾枝也没能压住散乱的鬓发。 睡梦里走过了千山万水,醒来时依然艳阳高照,窗前的日影才移了一箭长短,她越来越消瘦,手腕上所系的红丝线从原来的印痕处直往下褪。 细雨绵绵,梦中人已经消失在隔江的雨声中,晚风摇动菰叶,仿佛在吹奏一曲凄凉哀怨的秋歌。。 【点评】: 这首《踏莎行》是词人端午节忆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 这首词不用典,也不堆砌,但在构思上专写作者内心的意识,用跳跃变幻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感受,句子间亦无虚字相连,叙述上无层次,词意上更无脉络可寻,属典型的意识流手法,所以并不易理解。结句“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愁怨”二句,迷离朦胧,似是而非,恍如水波中的天光云影,真假难辨,颇受后人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