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路不拾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路不拾遗

成语。

遗:丢失的东西。路上掉了东西,没有人拾为己有,古时多用来形容民风淳厚,对统治者的政绩加以颂扬。现用以形容社会风尚和道德良好。
❶ 见《旧唐书》:“途有遗物,人不私取”。

唐时有一位商人途经武阳(郡名,隋大业初改魏州置,唐武清四年复改为魏州。郡治贵乡,在今大名县东北,辖区包括今大名、馆陶和今山东一部)。

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服丢了。他走出十多里后才发觉,心中十分著急,不禁喊出声来。

这时路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商人半信半疑,抱著试试看的心态回身去找,果然找到了他丢失的衣裳。亦称遗袍复得。

时地方署官似为张允。
❷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林》:“郭尚书元振(今大名人,详见《人物·群体》部类郭元震条目),在凉州五年,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42:41